新系统:有完善也有调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游戏在整个系统层面的变动。
首先,《FIFA23》引入了全新的“技术性盘带”系统,与其他的诸如“敏捷盘带”、“慢速盘带”之类的系统不同,“技术性盘带”是一个完全依附于默认的左摇杆带球的系统。在官方给出的介绍中,这个系统的引入是为了“改善控球时的移动效果,使转身和盘带感觉更加灵敏”。
但实际上,已经上手玩过本作的朋友们,应该和我有着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在《FIFA23》中,带球的感觉明显比《22》要迟滞了不少。这一点,在按着被戏称为“转圈”的以转身和变相为主的路子带球时,会有相当明显的体感。
明明说的是“更加灵敏”,玩起来却跟灌了铅似的,这样“货不对板”的难免让人有些疑惑。于是,我又去翻了翻官方介绍的翻译,并发现了这么一句话——“技术性盘带是使用左摇杆的默认带球方式,任何球员都可以运用,但带球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球员的盘带属性。”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特地在MC模式里捏了个身高1米6,体重45公斤的人,并且通过前期的加点迅速把他的盘带相关属性拉高,来与之前操作非特化型球员的手感进行对比。
结论是:确实有影响,但并不影响大方向。
在盘带、控球、敏捷、平衡和反应属性全部拉高并配合上低身高小体重带来的小模型的前提下,圈确实还是能够转得起来,甚至在很多时候,因为大伙儿都被灌了铅的缘故,效果比起前作还要更好些。
但毋庸置疑的是,同样设置下,《22》里操作起来可比《23》要滑溜多了。
换句话说,在本作中,球员做出动作的前后摇都比前作要长,这一点会随着模型大小和属性高低被放大或是缩小,但即使再怎么缩小,也无法达到前作同配置下的体验。
如此的结果,自然是落差感的放大,玩家们会有相同的“笨重”体验,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完了这点,我们再来聊聊我个人觉得十分有趣的新东西——“AcceleRATE”。
这个新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把游戏里的所有球员根据敏捷、强壮、加速和身高的区间自动分成了三大类,以对应“控制型”、“爆发型”和“长度型”三种加速方式。
顾名思义,“控制型”的加速方式是起步与后续冲刺均匀分配的类型,“爆发型”是起步飞快,但后继乏力的类型,而“长度型”则是起步较慢但冲刺阶段能够发力后来居上的类型。
这部分新内容,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毕竟放到现实中,大个子后卫虽然容易被小快灵的对手利用爆发力甩开身位,但要是到了追身后球或是抢二分之一球这样放长了距离赛跑的场景中,反而常常能占据优势。
即使不考虑这些,单纯从游戏的角度讲,这个新系统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解释双速90+的前锋会被一个双速80上下的后卫从后面追上这样由来已久的经典保留节目——至于信不信嘛,就任君选择了。
如果你还没习惯90+双速被80-双速追尾,继续玩下去,总有一天你会习惯的
上述内容之外,《FIFA23》还新增了需要更长准备、更大空间和更准确操作以换取额外力量和准度的“大力射门”——只需在射门时先同时按下LB+RB再按射门键即可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全新的射门方式不会收到射门辅助的加持,玩家必须手动使用左摇杆来控制方向,才能保证命中门框范围,而不是把球踢得无影无踪。